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五一品茶茶馆儿,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也谈闽西北客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与?;?/h1>
2019-03-04 15:59 | 刘晓迎,傅春旭 |
摘要:三明是座年轻的城市,建市不到六十周年。但三明地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在唐宋以后,北民南迁在此修养生息、安家繁衍,在漫长的岁月中,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长久以来,客家文化遗产的?;ひ踩〉昧瞬恍〕杉?,但是由于?;ひ馐兜牡『涂蒲П;だ砟钣敕椒ǖ娜狈Γ芏嗫图椅幕挪廊幻媪僮叛现赝灿肫苹?。本文结合三明客家文化遗产?;さ南肿?,秉承国际公认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探讨闽西客家文化生态区内文化遗产传承与?;さ牟呗裕喝妨⒖蒲У谋;び敕⒄构勰睿怨婊侄我嫉贝ㄉ栊形凸δ鼙浠?,协调客家文化?;ず头⒄沟墓叵担⑵鹗视图椅幕泻头⒄沟母髦制教?,在服务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能力,包括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分享利益三个层次的、全面的公众参与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关键字:文化遗产  存在问题  ?;げ呗?nbsp; 目标要求
 
 
一、三明客家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不太久的岁月里,三明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边缘,文化遗产仍面临着诸如土堡被忽略而衰败、有价值的古建筑无资金维护与修缮而损坏、客家古村落出现不协调的新建设等危害。一方面,由于多样的原因,不少的客家古村、古镇正在消失离我们远去,2014年正式上报申请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仅183个(红色历史类49个、建筑类56个、古迹类39个、人物类39个),约占全市1736个村落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对城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片面认识,一些地方拆除了具有客家地方特色和有价值的客家古建筑及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代之以崭新的、千村一面的所谓现代建筑。其衰败和拆除两方面的原因,已使三明不太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又遭受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新形势下客家文化遗产的?;げ蝗莺鍪?,其问题与挑战应引起关注。
(一)缺乏科学的可持续?;び敕⒄构勰?/span>
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其价值日趋突显。有目共睹的是,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的资源主体,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如江苏的苏州古典园林、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景区,省内如福建土楼等遗产地的门票收入已为所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无可否认的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可持续?;び敕⒄构勰?,许多的文化遗产地及遗产地的周边环境正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原因不外乎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或过度开发,或不合理使用。
不说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遗产?;た蒲Ш图际醴⒄拐铰怨婊?,并未纳入国家科学技术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国内大环境如此,三明这个小环境不必说了?!吨泄?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六个领域展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生态保护、环境?;ぜ澳芰ㄉ琛T谡饬龇矫娴南晗嘎凼鲋?,未见提及文化遗产的?;ず臀幕嘌???杉晕幕挪目沙中;せ刮匆鹱愎恢厥?。原因可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的是与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ち翟谝黄穑梅⒄棺纯鲇胱匀簧婊肪持苯佑跋煳颐堑纳?,而文化遗产对人类延续性与稳定性的作用却不那么明显,容易受到忽视。
由上可知,各地的保护法律法规对文化遗产与地方发展的联系考虑也不够,三明也是如此??沙中;び敕⒄构勰畹娜狈?,将使文化遗产地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三明的客家遗产地不多,但作为遗产地的周边环境也是有效的保护范围并未得到认识。因此,三明各地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古村镇的历史街区刚得到有效规划和保护,紧接着新区的蔓延扩张又给历史城镇景观带来直接威胁;已成为历史名村的虽然“保”住了,一方面古村落建筑日益老化,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却又大兴土木,使之村落格局遭受破坏,等等。
(二)客家文化遗产的?;し⒄共黄胶?,其社会功能未受到足够重视。
当前,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逐渐深刻,但对其社会功能并未如遗产本身受到重视,导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び氪辛Χ炔还?。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共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4729处,列入县(市、区)级以上的文物?;さノ?0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さノ?0处26个点,省级重点文物?;さノ?6处101分点,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国有馆藏文物25151件/套,共32746件。其中一级11件/套,二级168件/套,三级8667件/套,一般5734件/套,未定级10571件/套。登记在册的涉台文物125处,其中列入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全市列入文物?;し段У母锩芍?、遗址和遗迹200余处,馆藏革命文物3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1606件。此外,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省级14个,市级98个;有34个村和51个村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万寿岩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明溪南山遗址入选社科院“2017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永安抗战旧址群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目录。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目前,全市已开展的非遗普查,共收集非遗线索18931 条,共17大类150多个种类5632项,其中民间文学1217项;民间音乐331项;民间舞蹈86项;戏曲116项;曲艺(包括谐谑快板、唱曲、说书、南腔北调等)49项;民间杂耍20项;民间美术287项;民间手工技艺694项;生产商贸习俗94项;消费习俗251项;人生礼仪578项;岁时节令(包括传统节日习俗、节气与习俗等)491项;民间信仰641项;民间知识146项;游艺、体育与竞技96项;传统医药422项;其他诸如村规乡约、族谱、香会、传统行会等113项。
而自2018年4月止,全市才有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龙舞(大田板灯龙)、竹纸制作技艺、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泰宁大源傩舞、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沙县肩头棚、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宁化客家山歌等3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宁化石门山祈剧、将乐跑马将军等81个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外,共有黎秀珍(泰宁梅林戏)、熊德钦(永安大腔戏)、邢承榜(永安大腔戏)、刘仰根(竹纸制作技艺)4名国家级传承人;严建华(泰宁大源傩舞、赤膊灯)、李炳洪(清流李家五经魁)等29名省级传承人;林正棠(三明龙船歌)、邹建宁(木活字印刷术)等52名市级传承人。
截止2018年5月,又开展了市级非遗申报,共有70余个项目参评,数量是前几年的项目之和。
由上所述,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总量不多,却是实实在在地得到比较好的?;び胝故?,无形文化遗产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这也是社会功能遭到忽视的表现之一,空有庞大的资源,却只有少量进入?;ば辛?,显然保护力度不够。如果说,一个文化遗产?;さ?,只剩有物质文化存在的话,而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还谈得上是真正的文化遗产吗?如宁化的土堡,始于隋末唐初,历史上几百座,然而各种原因,目前只剩下三四座,就是如此,前几年因火灾又烧毁一座;清流灵地乡前几年还有一座土堡,因无力维护倒塌了,唯一保存的最后一座土堡又消失了。明溪全县土堡只剩下遗址了。目前尚有留存的只剩下永安、大田和尤溪县部分土堡了。全国文物“三普”统计,目前三明境内的土堡只有200余个,?;ど泻玫慕鍪?0余座,纳入省保、国保的土堡只有十几座。由于上述土堡的消失或保护不及,加上围绕土堡的各种习俗与故事正悄悄地从人们的记忆中远去。正如一座古村落,尽管民居建筑仍在,村头古树华盖遮天,然而田地荒芜、家家户户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还能称作是一个完整的村落么?更何况,岁时节令的唱大戏、舞龙舞狮、铁杆故事、闹花灯等一年比不得上一年了,其文化遗产地的住民结构一旦发生改变,无形文化遗产脱离了所植根的环境,其价值与意义必然受损;而失去了无形文化传统的历史环境,其社会功能也难以维持。
(三)文化遗产?;すぷ魅狈π骱图喽交?/span>
2002年4月,随着《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す芾砉ぷ鞯囊饧罚ㄎ幕?、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9个部门)的出台执行,打破了遗产地的管理“条”(涉及工商、林业、建设、宗教等部门形成“条”的组织格局)、“块”(地方政府设立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形成了横向的“块”的序列)“各行其道,独行其事”的局面,避免了有利益蜂拥而上,有责任争相推脱的混乱状况,减少了行政成本,提高了管理执行效率。这一方面能够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遗产的?;すぷ餍枰喾焦餐Γ硪环矫嬉蚕允境龆嗤饭芾淼姆彼?。
目前,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文化遗产?;すぷ?,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主任委员,财政局、文广新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并由市文广新局加挂“市文物局”牌子,对全市文物保护工作行使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县(市、区)文体广电出版局作为政府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行使管理职能。然而,我市文物管理体制仍未理顺。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原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现更名为市文物?;ぶ行?,而局内设机构未设文博科,文物管理行政职能划转到局文化产业发展科,但文物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目前市级文物行政管理等职责仍由文保中心承担,造成了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不分的情形,极大影响日常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遗产地也缺乏有效监管。
(四)文化遗产?;さ轿坏谋曜贾槐闶枪诓斡攵?/span>
当下,文化遗产?;ふ叩闹贫?、管理往往只是政府和专家的专利,没有公众什么事,缺乏公众参与,尤其缺乏文化遗产使用者的参与,尽管公众是文化的真正缔造和传承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于缺乏足够的教育与宣传,公众认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沟通不够,大多数的民众还没有认识到?;の幕挪谋匾裕飧;すぷ鞯恼箍戳艘欢讯?。
 
二、以完整性指导三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さ牟呗?/span>
(一)以完整性指导三明文化遗产?;な导?/span>
谈到完整性指导,首先必须在政策制定、规划引导、管理实施三方面下功夫,因为在政策制定方面,缺乏科学的保护与发展观念;在规划引导方面,未能认识到引导当代建设与进行适当的功能干预也是?;さ挠行Х椒?;在管理实施方面,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公众参与程度也有待提高。
那么,整体性?;ぞ吞嵘现匾槭氯粘?,其先进理念与方法已被许多地方实践所证明并成熟推广。结合三明遗产?;っ媪俚奈侍饫纯?,整体性?;ご泳?、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相综合的视角出发,重新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延续遗产地的社会功能特征,保持地方社区结构和居民生活的稳定与发展,最终?;の幕挪耐暾圆⑹迪值胤椒⒄?,对三明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如三明地方特色建筑之一的土堡,分布在大田、尤溪、永安一带,几乎有人居住的土堡,其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与维护,显得生机勃勃,周围环境由于人类的生活并与自然环境等相融合变得和谐有序。而相反的是,许多土堡由于没人居住,尽管也有维护,但生机不显,活力不足,其完整性就更谈不上了。
 
(二)三明文化遗产传承与?;ぞ咛宀呗?/span>
1、首先要解决源头问题,即确立科学的?;び敕⒄构勰?。遗产的保护,已不是单项的问题,即单一解决文化遗产?;さ姆椒?,已不能解决?;さ奈侍?。因为,从深层次原因来看,都是观念与价值取向的问题。经济上的不足也罢,体制上的缺陷也好,解决问题的源头仍然是正确的定位,即确立科学的可持续?;び敕⒄构勰?。
目前,三明最需要的是建立可持续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内并加以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各地的现代化建设让许多城乡面貌一新,让人精神振奋的同时,也导致认识上对发展的内涵形成偏差,其后果就是在自然资源消耗和文化资源破坏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城市建设面临的“?;び敕⒄?rdquo;基本矛盾、缺乏科学保护理念的“?;ば云苹?rdquo;等问题,现在已被国际文化遗产?;ち煊蛑匾某晒?mdash;—完整性原则与整体性方法所取代,即?;な俏烁玫姆⒄苟扇〉幕卸1;げ辉倬窒抻诶?、文化意义之上,不只是为了留存历史的见证,而是融合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使历史遗存以其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将保护文化遗产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方面,而非手段之一。
2、以规划引导当代建设行为和功能变化
以规划手段引导当代建设行为和功能变化是有效的?;し绞街唬馐枪时;は苷赂璧闹匾羰?。整体性?;さ母拍钜丫隽艘话阋庖迳隙越ㄉ栊形?ldquo;控制”,还包含对社会功能的干预和引导。
《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第4 条的规定,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纳入城市规划?!度魇谐鞘凶芴骞婊?010-2030年)》第六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第39条中,将文物?;で腥胂拗平ㄉ枨愿骼嗫⒔ㄉ杌疃醒细裣拗?,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应尽可能避让、避免与文物保护发生冲突。应当说,规划有限制并纳入总体之中。2014年开展的三明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名村,共有213个村落申报,98个村落获得了称号的同时,出台了《三明市市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管理办法》,这是首次主动介入,以规划手段引导当代建设和有效的?;?。
规划应该引导当代建设行为。任何当代的建设行为,都应从宏观的地域特色和微观的环境特征两方面加以引导。从宏观上看,如泰宁的城市风貌,包括建筑风格、屋顶景观、主要视觉轴线、建筑区和建筑类型是县城特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立足于旅游城市需要而规划与设计的;从微观上看,材料、照明、街道设施、广告、植物等配置,包括施工质量都列入了考虑范畴。因此,到过泰宁的游客对泰宁整体的感觉十分惊呀,山区小城居然如此有规划,不简单。从《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1)到《维也纳备忘录》(2)众多的国际宪章已经表明,上述泰宁要素会影响遗产在物质结构和视觉景观方面的完整性。
规划还应引导当代功能变化。相比原真性,完整性原则更强调文化遗产在视觉景观尤其是社会功能方面的特征。泰宁大金湖里有个老虎际村,村落建筑依山就势,从山顶向下发展(祖祠建在最高处,其后建屋一律不许超过它),形成了现今十分壮观的建筑群,当地人戏称“布达拉宫”。就是这么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小山村,因为开发旅游的需要,被一企业看中,将住民迁移出去。然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后继无力投入开发,导致小村建筑面临坍塌损毁的结局。所以说,遗产地既要有人居住,还必须是原住民,否则如何延续遗产地的社会功能特征,更别说?;ぴ∶竦某て诶?,最后的结果直接导致当地的特色传统丧失?!督ㄖ挪分尴苷隆罚?)指出,历史中心区和历史地区有益于保持和谐的社会平衡。毫无疑问,这是指社会功能特征尚未遭到破坏的地区。当然,由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改变,遗产地的社会功能活动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面对这种变化,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遗产地所遭到的变化,监测和管理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引导这种变化,以避免不可挽回的后果,包括采取合适的功能以满足居民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需要,或保持当地贸易、特色手工业等现有的适当功能,或是采取文化振兴政策复兴遗产地区。
3、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与监督职能
一是明确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市发改委、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编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旅发委等)要将文化遗产?;ち腥胫匾槭氯粘?,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如市发改委2016-2017年,争取了明溪县御帘村历史文化?;な凳┙ㄉ柘钅康?个建设项目,下达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补助资金5500万元。
二是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ぴ鹑沃贫群驮鹑巫肪恐贫?。成立三明市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面对文物?;ず徒ㄉ枳式鹧沽Υ蟮钠毡槲侍?,应积极向上争取和筹集,同时加强管理,确保文物经费使用规范化,并注重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果。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2017年全市文物?;ぞ?505万元,其中市本级579万元;2018年市本级预算791万元,比上年增加212万元,增长36.1%。
三是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ば骰?。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すぷ鞯目蒲Щ?、民主化。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すぷ?。
四是完善法律制度也是提高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关键。许多遗产地区遭到破坏,全都是“合法”、“合理”地进行。文化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法律的武器,也无法对各种破坏行为采取有效的遏止措施。只有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得到健全与完善后,才能做到;只有职责分明、有法可依,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监督职能才能加强。
4、全面的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全民自觉?;?/span>
全社会都能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全民的、自觉的?;?,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标。首先,政府和管理机构要与文化财产所有者及公众沟通,使个人和团体都应该能够得到与?;すぷ髡箍喙氐男畔?,包括?;ぷ式鸬睦丛?、获得保护资金的渠道,居民、政府或开发商需要承担的责任,对收益的分配等等。正如《内罗毕建议》(4)所指出的,这些信息不仅包含美学知识方面,而且还应该包含有关社会和经济政策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应在私人和政府专门机构以及一般民众中广为传播,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按此方法改善他们的环境(第51条)。所以,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各种方式,提供有关文化遗产价值认识方面的信息,包括介绍文化遗产的宣传材料等。其次,应该为各个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使各个利益团体都能够从自身领域出发提出可实施的、有成效的建议,任何一方面的建议都应该受到重视,这将关系到决策正确与否,还影响各个利益团体在保护过程中的积极性。最后,公众参与不仅意味着分担责任,还包含分享从中获得的利益。总之,?;の幕挪闹匾勘暝谟诒3忠挪氐纳怪喵攘?,并发挥遗产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人们切实感到?;ひ彩欠⒄埂?/span>
 
三、三明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要求目标
1、健全完善法制。在深入宣传贯彻《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す芾戆旆ā?、《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三明土堡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ぬ趵?、《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ぬ趵返确?、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しㄏ嗯涮椎牟棵殴嬲潞偷胤叫苑ü?。抓紧研究制定?;の幕挪恫ǖ挠泄毓娑āR细褚勒毡;の幕挪姆?、行政法规办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作出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等行政执法机关有权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市公安部门要加大辖区内历年来尚未侦破的文物犯罪案件,严厉打击破坏各类文物的犯罪活动,有力遏制文物犯罪。要进一步充实文化遗产?;ぶ捶α浚哟笾捶Χ?,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执法不力造成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要追究有关执法机关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加快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ぞ涯扇氡炯恫普に?,要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さ幕浴<忧课幕挪;す芾砘购妥ㄒ刀游榻ㄉ瑁罅ε嘌幕挪;ず凸芾硭璧母骼嘧湃瞬?。目前,全市文博单位核定编制数78人,已远远难以满足文物事业发展和文物?;すぷ鞯幕拘枨?,加上文物工作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仍需面对文博队伍总体年龄层次老化、存在人才断层现象,文物?;ば薷?、考古专业人才紧缺等难题。
3、加大宣传力度。在现代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下,各国都把经济的增长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拆旧建新的趋势日益加快,各种古老的建筑物、遗址被现代化的机械夷为平地,各种文物被无情的摧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文化遗产也被商业化的操作,把经济利润的最大限度的获得看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在许多旅游地,商家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过量的游客蜂拥而至,这不但改变了文化遗产?;さ某踔?,更为严重的是给文化遗产带来极大的负担,常常遭至遗物的破坏,加快了遗存的损耗速度,缩短了文化遗产的生命。这主要还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合理、正确的?;ぃ哟蠖晕幕挪兜男ぷ骶拖缘眉捌淦惹泻椭匾?。
要积极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各级各类文化遗产?;せ挂>侔煺故?、论坛、讲座等活动,认真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ひ馐?。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ぶ?,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の幕挪牧己梅瘴?。
4、物质文化遗产?;?/span>
一是切实做好文物调查研究和不可移动文物?;す婊闹贫ㄊ凳┕ぷ?。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并依法登记、建档。在认真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文物保护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及时依法划定文物?;さノ坏谋;し段Ш徒ㄉ杩刂频卮?,设立必要的?;す芾砘?,明确?;ぴ鹑沃魈澹⒔∪;す芾碇贫取F渌豢梢贫奈镆惨谰菸奈锉;しǖ墓娑ㄖ贫ū;す婊?,落实保护措施。坚决避免和纠正过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特别是将文物作为或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违法行为。
改进和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すぷ?。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凡涉及文物?;な孪畹幕窘ㄉ柘钅?,必须依法在项目批准前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ご胧┮院蠓娇墒凳;窘ㄉ柘钅恐械目脊欧⒕蛞浞挚悸俏奈锉;すぷ鞯氖导市枰?,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
二是切实抓好重点文物维修工程。近三年,我市共争取到国家重点文物专项补助资金1.1亿元,补助范围主要涉及大遗址、涉台文物、国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等。2017年,我市获国家、省文物?;ぷㄏ畈怪?2项共计1681万元,积极组织了清流县赖安村、青水沧海等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だ梅桨副嘀剖凳?;要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实施一批文物?;ぶ氐愎こ蹋懦卮笪奈锵涨椋忧慷灾匾粑N奈锏谋;?。目前,已持续推进清流县赖坊镇省保集中连片修缮工程、明溪县南山遗址本体及载体加固?;すこ?,继续完善明溪县林畲红军史迹群的?;ぜ敖ㄉ韫ぷ?,开展一系列省级文物?;さノ坏奈薰ぷ魅挝?,宁化县陈塘修齐堂、小溪谢氏家庙、下伊伊公庙等。实施保护工程必须要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坚决禁止借?;の奈镏性旒俟哦怠R晕奈?ldquo;复建”进行严格限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切实用到对重要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は钅可稀Q细窆こ坦芾?,落实文物保护工程队伍资质制度,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文物?;ぜ际豕娣?,确保工程质量。
已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地方人民政府要认真制定?;す婊?,并严格执行。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ず美肺幕肪常驯;び判愕南缤两ㄖ任幕挪魑钦蚧⒄拐铰缘闹匾谌?,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す婊扇氤窍绻婊?。相关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市有关部门要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ぷ纯龊凸婊凳┣榭鼋懈偌嗖?,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的,应当依法取消其称号,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加强可移动文物?;ぁH泄胁┪锕荩湍罟荩?3家,其中综合类10家,专题类1家,纪念类2家。国有馆藏文物25151件/套(实际数量32746件)。要提高馆藏文物?;ず驼故舅?,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落实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实施馆藏文物信息化和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加大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力度。提高陈列展览(包括临时展览、对外交流展览)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教育作用。加强博物馆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博物馆队伍素质。坚持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减、免费开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是加强对文物市场的调控和监督管理。我市成立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13个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事业编制116名,在编93人),负责对全市文物市场执法工作。因此,要实行规范化管理,清理整顿文物流通市场,依法严格把握文物流通市场准入条件,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确保文物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要依法加强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文物的审核备案工作。坚决取缔非法文物市场,严厉打击盗窃、盗掘、走私、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执行文物出入境审核、监管制度,加强鉴定机构队伍建设,严防珍贵文物流失。加强国际合作,对非法流失境外的文物要坚决依法追索。
5、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
一是要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は肿醇按嬖诘奈侍猓⒂纱酥贫ǚ且疟;す婊?。目前,我市已收集非遗线索18931 条,可谓资源丰富、遗产可观,但?;と挝裢薮螅逊俏镏饰幕挪;すぷ髂扇胫匾槭氯粘蹋扇牍窬煤蜕缁岱⒄沟恼骞婊?,纳入文化发展纲要。
二是加强遗产抢救工作。去年以来,在已有代表性项目81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52人的基础上,市非遗?;ぶ行淖橹沽说谖迮屑斗俏镏饰幕挪硇韵钅可瓯?、推荐工作。目前,各县(市、区)积极申报,已有70多项非遗正在评审。目前已借市博物馆旧馆展览楼暂时设立了“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2014年6月14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之际,博览苑揭牌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市区一个集游、看、赏、玩、尝为一体的非遗文化旅游点。
三是建立三明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档案。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梳理,开展了视频、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方便档案的查询、再利用。同时,防止申报视频等光盘资料因年限久远而不能使用,整理纸质文档的同时尽可能完善电子档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归档81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档案。并对52位市级以上传承人的简介及传承性图片进行重新收集整理,同时尽量收集历届传承人的申报文本、申报片等各项电子资料,建立传承人的电子档案。
四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制定了科学的?;す婊?,明确了有关?;さ脑鹑沃魈?,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注释:
(1)联合国教育、 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62年12月11日在巴黎通过。
(2)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于2005年5月12-14日在奥地篮维也纳通过。
(3)1975年,为振兴处于萧条和衰退中的欧州历史城市和文物古迹?;?,发起了欧州建筑遗产年的活动,并通过了《建筑遗产的欧州宪章》。
(4)《关于历史地区的?;ぜ捌涞贝饔玫慕ㄒ椤?,内罗毕,1976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责任编辑:三博)

?